乳山网带您全景了解乳山!
乳山民俗(四十七)
正文
  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人文乳山 > 民俗 >
  2017-12-29   来源:乳山时讯   作者:辛明路 辛戈

他下乡视察,只吃家常饭,若以酒肉招待,必遭他严厉申斥。当时县官上街,打着肃静、回避两块禁牌,鸣锣开道,曰官仪,李尚卿从不摆官仪,与百姓亲如家人,百姓送他“万家生佛”的彩匾。在永定离任时,他把剩下薪俸捐给了育婴堂和接济生活困难的差役,真真正正的两清风而去。离县时,百姓焚香遮道、依依难舍。

李尚卿办事公道,不畏权势,为民作主,在民众中享有极高威望。当时,慈禧太后利用李尚卿在湖南的威望,哪个县不稳定,就派他去哪个县,他在湖南十多个县任过知县。他曾三次受到光绪和慈禧的召见并多次受到朝廷的褒奖,两江总督刘坤一上书称其为天下清官第一,三湘各县百姓敬他如敬奉神明。1905年在湘潭时,李尚卿被擢升为衡州知府,由于长期辛劳兼感时疫,一代著名清官,不幸病逝于上任的途中。

第二节 巷谈

本节以选录街议巷谈为主。先人有时候利用人们的迷信思想,讲些迷信故事,以达到警世教化之目的。这类故事的立意多是善意的,为了使人们敬畏自然。立意的可取,是这些逸闻故事能够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。迷信是托词,喻理是实质,这些故事,亦是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。本节选录:秃尾巴李龙王、永乐扫北、六十岁还甲子、忘我为儿三界娘。

秃尾巴李龙王  相传很久以前,龙母山一带的一个小村庄里,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。有一天,李妻到河边洗衣服,看到一条龙在游动。龙游走后,她看到河沙上有一颗黑色的珠子在闪光。出于好奇,她捡了起来,并含在口中,不想刚入口就“咕噜”一声滑进了肚子。后来她怀孕了,一怀就是14个月。临产那天,生下了一个大肉蛋。接生婆壮了壮胆子,用剪刀剖开了大肉蛋,一条头上长角、全身黝黑的小龙腾空而起,破窗飞天。以后,每晚熄了灯,小龙就回家吃奶。每当此时,母亲就昏迷过去了,所以,一直不知道它什么样子。其父既心疼妻子,又想知道孩子长得啥样子,就想了一个法子,晚上用瓢遮挡住灯光。小龙不知原委,回来就吃奶。父亲揭开瓢,借灯光一看,一条黑龙尾巴缠在房梁上,头拱在娘怀里。惊恐万状之际,父亲拿起一把镰刀,一下子砍断了龙尾。小龙疼极,抓起父亲扔进了南海。待小龙清醒过来,后悔不已,马上入海寻父,可为时已晚。原来,其父刚一落入海中,就被鱼蟹吃掉了。悲愤的小龙找东海龙王讨个说法,龙王也觉理亏,下令凡再有落水者,必须待浮起三次无人搭救,鱼鳖虾蟹方可食之。天亮后,小龙的母亲发现丈夫不见了,终日以泪洗面。人龙类异,难以沟通,害父苦母,难以补救,小龙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。他暗下决心,要除暴安良,护佑百姓;布雨造墒,造就丰收;把对自己父母的遗憾,化为造福乡亲的动力。小龙长大后便有了道行,可以完全变成人的模样,人们昵称他为秃尾巴老李。他在家乡杀白蛟为民除害,到东北战胜为害百姓的白龙。白龙江因他改名黑龙江。秃尾巴老李恪尽职守,兢兢业业,勤于政务,按时节布雨造墒,使当地风调雨顺,人民安居乐业。

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在乳山有不同的版本,一说故事发生在现夏村镇胡家沟的龙母山、一说发生在诸往镇东西诸往村之间的龙母山。每年龙母生日及李龙王本人生日,他都要回山东老家给母亲上坟,祭奠父母及列祖。秃尾巴李龙王回乡,乳山总是要下雨的。看着雨点,老人会高兴地告诉孩子:“你们的秃尾巴老李爷爷回来了。”

永乐扫北  故事中的永乐与明朝的皇帝朱棣有没有关系,不得而知。朱棣称帝前做过燕王,外地又叫燕王扫北。据说永乐痛恨不讲信用、贪小便宜的人,他每屠一地之前,要亲自化装成卖油郎,并故意装作不会算账,在卖油时高喊:“一葫芦八两,两葫芦半斤。”古代的秤是十六两为一斤,他这种卖法,是把一斤当作半斤来卖。如果人们贪图便宜哄起抢购,他就要把这一地方的人统统杀掉。有一天,永乐率兵正追杀的起劲,无意间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大孩子、牵着一个小孩子拼命地逃跑。那小的孩子跑不动,呜呜直哭,女人用脚狠狠地踢,催其赶快跑。这种扶强凌弱的反常态情况,勾起了永乐的好奇心。他快马加鞭越到前面,截下那妇女问:“你为什么背着大的,却让小的在地上跑?”那妇女泣曰:“听说永乐扫北要来了,得让这个大孩子活下去,因为他是前婆生的。那小的是我自己亲生的,宁肯舍其亲生的孩子,我也得保护好前窝的孩子,不能让人说我是个偏心眼儿的后妈。”永乐听后不免动了恻隐之心,深思良久,他说:“我就是永乐,念你心眼儿好使,我不杀你一家人,你回去安心过日子吧。”看到不远处有桃树,他用马鞭子指着说:“回去在你家的屋檐下插着桃枝吧。” 又转身让随从传令全军,遇到插着桃枝的人家,不得进屋打扰,违令者格杀勿论。

那妇女回村后,急急忙忙告知乡里乡亲,说永乐不杀插桃枝的人家,大家争相效仿。永乐的大军过境时,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,所有插桃枝的人家都幸免遇难。端午节插桃枝避祸祈福的习俗,由此而兴。

六十岁还甲子  六十岁花甲子,乳山先民称六十岁还甲子。人到了六十岁,子女挖个地窨子或垒个高于地面的坟丘,把父或母封在里面,留个窗口,送饭百日,就算给足了老人百年之数。百日之后,禁止继续送饭,使其饿极而终。人们叫这个国家为坑老国。

有一天,邻国使臣带来一个怪物,让坑老国的君臣进行辨认,七日内,如果辨识不出来,坑老国要向邻国进贡,否则就军事进攻。文武百官依次上前观看,都不知道是何物。国王大发雷霆,对大臣们说:“若到最后期限还辨别不出来,就统统杀掉尔等。”大臣中有位孝子,秘密地给活人坟里的父亲送饭,想到自己被杀后老父怎么办?越想越悲,晚上送饭时,父亲看出儿子有心事,就反复追问,儿子瞒不住,把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地说了。父亲问那怪兽的模样,儿子说:“大小像五六十斤的仔猪,头小,嘴尖,耳朵长,浑身灰色短毛,尾巴细得像根绳子。”父亲说:“海外有大鼠,很可就是那种硕鼠。老鼠再大也怕猫,你参朝时,把咱家的大狸猫揣在袍袖里,你掐痛狸猫,让它使劲叫声,那东西就会鼠态毕露的。”上朝时,孝子大臣掐了掐袖筒里的狸猫,猫“喵喵喵”狂叫起来,听到猫叫,那只怪兽吓得全身哆嗦,说时迟,那时快!狸猫箭一样地冲向那只大老鼠,老鼠吓得浑身抽搐,四蹄乱蹬。邻国使臣屈服了,灰溜溜地回去了。

国王知道是老人的智慧之后,心想:免贡息战,这是多大的财富呀?原来老人是财富!国王接着下令:废除六十岁还甲子的规定,提倡孝道,让老年人颐养天年,享受天寿。

忘我为儿三界娘  话说大乳山、小乳山之东,有个叫西泓的村庄,刘叶芳就是这个村里的媳妇。丈夫叫于常荣,他们夫妇情投意合、无限恩爱。然而,天有不测风云、人有旦夕祸福,叶芳在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去世了。常荣心如刀绞,抱着叶芳的遗体悲痛欲绝。三天后,按风俗下葬。而叶芳却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过世,仍然在用力地生孩子。孩子终于生下来了,但那是生在地下的棺材里。她爱子心切,魂魄不散,像常人一样地哺育孩子。当儿子稍大需要吃饭时,她就拿着钱到商铺里买桃酥等儿童辅食。当然,她都是晚上来买东西。从前的新媳妇很少出门,店铺的掌柜并不认识叶芳。店铺掌柜在清点货款时,经常出现铜钱化为灰烬的情况。他把怀疑的目标盯在晚上来买东西的人身上。这一天,叶芳又来了,铺掌柜的叫她把铜钱放进一个盛满水的碗里,这一放不要紧,铜钱入水立即变成纸灰飘浮在水面上。叶芳惊恐万状。那老板胆量挺大的,说没有关系,桃酥赊给你,再来买东西把钱还上就行了。叶芳拿着桃酥匆匆忙忙地走了。那个掌柜心眼不少,他在那包桃酥里放了一个线圈,在纸包了扎一小孔,把线头偷偷地拉出来系在货架子上。随后,他组织人顺着线去探看究竟。大家顺着线找到村头的茔地里,看到线顺着坟堆的漏洞进入坟中。仔细一听,从坟堆里仿佛传出小孩子的说话声。看到坟就知道是谁家的,掌柜打发人去告诉常荣。全村人都为这事感到奇怪。常荣决定开墓查验。坟墓打开、棺盖移开时,一个三岁小男孩正在摆弄妈妈的长发,妈妈叶芳面色红润,与生时无异。常荣急忙把孩子递给他爷爷,赶紧把叶芳抱回家。回家后,常荣把叶芳放在炕上,一有时间就与她说话,孩子也天天到母亲身边叫妈妈。孩子开始念书时,爷爷给取学名于蒙正。蒙正是神童,读书一目十行,目过不忘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他为人善良,性格正直。

蒙正考中状元后进京做官,他超常的治国之才,受到皇帝器重,后来位居宰相。蒙正的身世故事,逐渐被皇帝和同僚知道。有位镇守边关的将军归来,听到此事,大受感动,就去找包拯想办法。包公梦中指示阎王放人,阎王却推辞拖延不放。一天晚上,包公和将军率兵包围了阎王庙。在阎王塑像的对面搭起了审判台,只见包公额头上的月牙发出一道寒光,阎王就乖乖地出现在面前。阎王向包公陈述,于家原本到常荣这一代就无后了,因为常荣的父亲每遇到饥荒年,就倾其所有救济灾民,所以,额外地给了他一个孙子。蒙正的母亲,本来就是天上的仙女,因为和常荣在凡间有三年姻缘,下界来圆这段姻缘,也受命给于家送个孩子,三年后,她应该按时返回天庭。想不到,她不但留恋姻缘,更加留恋孩子,情凝不散,阴阳迂回,经历艰辛,初衷不改。将军在一旁假装愤怒,抽出宝剑,指挥兵马就要捣毁阎王殿。阎王无奈,答应请示天帝,将蒙正母亲的三魂七魄全部放回。第二天,蒙正的母亲复活了。母子团聚,家人团圆。

蒙正妈妈,大爱无疆,身跨三界,为儿忘己,人们敬称为三界娘。

第三节 奇闻

本节以选录遗迹奇闻为主。过去老人所讲的神奇故事,当代青年人多没有兴趣了;从前的寺庙、军寨等人文建筑,多湮灭在历史长河中。民间口口相传的旧闻老话,含有一些历史信息。有些听似迷信的东西,是在借事喻理,当今的读者是能够正确区分的。本节选录:智炸蝎精杜老大、掩马夼上崮山寺、追思奇才神童庙、历史遗谜仙人脚。

智炸蝎精杜老大  传说从前邑内有位奇人,人称杜老大。他足智多谋,并懂得医学。他的神通,人间传颂,仙界闻名,妖域震动。邑内有个青年人,饭量极大,却瘦得皮包骨头。找医生看,都说肚子里有虫子。但吃一次驱虫药,肚子疼得打滚一次,却就是药不着虫子。无奈,他前来求杜老大想办法。经仔细询问,杜老大叫人把病人头朝下、脚朝上地吊了起来。在病人的头下支起锅,锅里放上油,嘱咐病人张口。杜老大在锅下烧火,一会儿就油香四溢,过了大约半个钟头,一条一尺多长的长虫从病人的嘴里出来,掉到油锅里炸了。这条蛇吃惯了熟食,闻着香味竟然自己爬了出来。病人回忆,半年前,有一次他在地里干活,天黑才收工回家。路上又饥又渴,经不起小溪流水声音的诱惑,他就到溪流旁双手捧水喝。喝水时,他觉得有根软软的小绳子被他随水吞下。感到恶心,却就是吐不出来。回来之后就害肚子疼,而且越来越重。杜老大说,由于当时天色昏暗,一条幼蛇被青年人误喝进肚子里去了。

有一天,江苏有人千里迢迢来找杜老大。他们那里有个蝎子精,许多巫师都降服不了它,蝎子精时常嘟念:“天不怕地不怕,就怕山东杜老大。”后经多方打听,才找到这里。杜老大问:“蝎子精如何害人?”来人说:“有两个外村人,因赶路在我们村大树下歇息吃饭。饭后,俩人都没有气了。他们村的人误赖我们,说叫我们村的人给害了。多亏县大老爷英明,问逝者的家人,当时带的什么饭,说是带的油饼和炸鸡。县官就放了一些油饼和炸鸡在树下,人躲在远处观看。不一会儿,从树洞里爬出一只大蝎子,蝎子闻着饼和鸡的香味,馋得直流口水,口水滴在饭上,原来那俩人是中了蝎子毒而亡的。之后,我们想尽办法,也没能除掉那蝎子精。刚要架火烧它,它就一条火线飞到了别处。人一离开,它就又回来了。”来人坚请杜老大去江苏,杜老大说:“我去反而打草惊蛇,按我说的做就行了。”第二天,来人返回时,杜老大给了一包药粉,如此这般地交待了一番。过了些日子,江苏人回来还人情,感谢杜老大为他们除了一大害。杜老大是怎样给他们除害的呢?原来,他采取投其所好的办法,引诱蝎子精上当。他吩咐人在大树下支锅炸鸡块,蝎子精出来闻味,在它很享受地吸味的时候,锅里悄悄地加入了那包药粉,炸鸡的人屏住呼吸离开。过了不大一会儿,蝎子精从树上掉到油锅里,立马被炸成了蝎子干。那包药粉,其实就是乳山的土药材,名叫洋金花。炸鸡块时加上了洋金花粉,味道更加好闻。洋金花是致幻剂和麻醉药。蝎子精被迷幻了,失去了警惕性;被麻醉了,抓不住树杈掉了下来。

掩马夼上崮山寺  民间传说唐代从外地来了99位和尚,他们一齐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,合力而为,兴建寺庙。建成后,依东北面的崮山取名崮山寺。崮山寺自建成以来,多由高僧大德住持。

到了明朝,该寺曾一度被潜伏下来的倭寇霸占着,假和尚的主要任务是养马,为接应他们的同伙做准备。然而,倭寇的马群,总数从未超过100匹。传说通天岭一带由一条白色蛟龙镇守着,当马的数量要超百匹时,白蛟就给吃掉一匹。1398年二月,倭寇从银滩海口登陆,劫掠居民,镇抚卢智急忙率兵抵抗,因当时宁海州的兵员太少,卢智等官兵壮烈牺牲。倭寇的这次登陆,受到了崮山寺假和尚的秘密接应。同年六月,设立了海阳守御千户所,随后,境内的御倭巡检司、炮台、军寨、烟墩等海防机构和设施,也很快地建立健全起来。此后,倭寇再也不敢轻意地在乳山沿海登陆。崮山寺的庙产很多,但假和尚们贪婪成性,时常在夜间潜入周边富户进行抢劫,看到漂亮的女子也不放过。方圆几十里,鸡犬不宁。起初,人们并不知道是崮山寺里假和尚干的,有一天傍晚,一名叫彩儿的被掳女子,趁着给假和尚洗衣服的机会,钻进了茂密山林,逃到了归仁村,崮山寺的秘密这才被揭露了出来。

人们纷纷结伴到宁海州衙门告状,诉求官府为民除害,处决这些坏事做绝的倭寇。事件太大,知州也不敢怠慢,他立即行动,亲临海阳所,请求驻军协助除恶。军民包围了崮山寺,逮捕了那些潜伏的倭寇,解救出被关押的女子。经审讯,罪证确凿。由于假和尚造成的命案多、民愤大,人们纷纷要求对他们进行严惩,以平民愤,以儆效尤。知州顺从民意,交由人民处治,人们决定把这些歹徒给耙了。人们把坏和尚的身体埋入土中,头露在外,用牲口拖着铁齿耙来回地耙过,直至把坏和尚耙断了气。

宁海州的知州,从外地请来德才兼备的高僧住持崮山寺,崮山寺又恢复了应有的祥和与宁静。

追思奇才神童庙  诸往镇神童庙村的西面,原来有一座香火鼎盛的寺庙,名叫神童庙。民间传说此庙是为了纪念一位神童修建的。

解家庄有个神童,七岁那年春,一天下雨路滑,在街上摔了一个仰后蹾,逗得街上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。他边爬起来、边随口作诗:“春雨贵如油,下得满河沟。摔倒解学士,笑躺一群牛。”从此人们叫他解学士。解学士门前是退休尚书的花园,尚书喜欢竹子,花园中有一片小竹林。这年春节的春联,解学士是这样写的:“门前千竿竹,家藏万卷书。”这春联的口气不小,引得路人纷纷围观,大家都赞叹不已。尚书心想,我还不敢说家藏万卷书,看来这孩子太狂了,要煞煞他的锐气!尚书听吩咐家人:“把竹子削短了,短到园墙外面看不到就行。”家人忙活了半天,把竹子全砍短了。解学士这时正在家门口玩耍,一看南园的竹子没了,知道是自己的春联惹事了。他初生的牛犊不怕虎,回屋取出笔墨,把上下联各加了一个字,春联变为:“门前千竿竹短,家藏万卷书长。”尚书一看春联成这样了,就打发人把竹子全刨了。并吩咐,连根带叶全扔到大街上。解学士一看,哈哈大笑,又往春联上加字,春联变为:“门前千竿竹短无,家藏万卷书长有。”尚书听后,也开怀大笑。尚书赠给解学士大量的图书,时常接济解学士家,亲自辅导解学士学习。又用了七八年的时间,解学士几乎读遍了天下之书。解学士13岁,乡试第一,考为解元;14岁,会试第一,考为会元;15岁,进京参加殿试考状元。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解学士在赶考的途中被歹徒杀害了。

 


分享到:
25.7K
打印 关闭  

Copyright © 2010-2018 www.www.birdchemical.com.乳山网(365bet在线娱乐)版权所有
乳山网(365bet在线娱乐)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,均为乳山网(365bet在线娱乐)版权所有,未经协议授权,禁止下载使用。
主办:中共乳山市委宣传部 地址:乳山市胜利街78号 邮箱:sdrsxcw@163.com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11010253号-4 Power by DedeCms